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上,屢次提出與強調生態文明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再次成為熱點,深刻反映了黨中央著眼維護廣大人民最根本的利益,維護中華民族的長久利益,致力於生態文明建設的信心和決心。老子在《道德經》中雲:“治大國,若烹小鮮。”針對生態文明這樣的“小鮮”,也應像做一道新鮮菜餚一樣,既不能操之過急,也不能消極怠慢。有所為,有所不為,讓生態文明在既定的規則下自發地良性運轉,最終達到“一國之政猶一身之代償治”的至高境界。
  “厚德載霧,自強不吸”,大範圍的霧霾,植被的破壞,水體的污染,砷、鎘、鉛等重金屬污染事故頻發……網站優化從以上這些現實層面來觀察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決策與舉措,其針對性和指導性更為凸顯,筆者結合烹飪的“形色香味”四個方面得到一些啟示。
  “形”即制度保證。全會首次提出“用制度保護生態環境”,制度建設是推進生態固態硬碟文明建設的重要保障,是實現美麗中國夢的根本途徑。全會指出要健全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實行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補償制度,改革生態環境保護管理體制。確立了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從源頭、過程、後果的全過程,按照“源頭嚴防、過程嚴管、後果嚴懲”的思路,闡述了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的構成及改革方向、重點任務。這實際上就是運用科學發展的思路創新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必將推動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新格局的形成。
  “色”即生態顏色。造型別緻、做工精巧的食物能吸引人,這是第一印象。生態文明的色,便是綠色。選擇“綠”還是“黑”,關乎億萬群眾與子孫後代的福祉。綠色才能養眼清心,首先,這亟需全人類樹立綠色先行、保護優先,樹立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的理念;其次,要將綠色推廣成為貼近生活的顏色,逐步推廣綠色建築、綠色能源,推行綠色生活與消費模式,發展綠色經濟,更加自膠原蛋白覺地推動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以“綠色”取代“黑色與灰色”。
  “香”即環境質量。美麗中國,需要健康呼吸。呼室內裝潢吸最潔凈的空氣,喝上乾凈的水、吃上放心的食品,在良好的生態環境下生產生活,這是人最基本的需求。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要把發展生態經濟特別是循環經濟擺上重要的位置,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和發展模式,結合各地的產業基礎和環境功能,不斷調整優化生產力佈局,加快高耗能、高污染型產業向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產業轉變,讓香沁入每個人的心田。
  “味”即效果檢測。玉盤珍饈最終要通過味蕾的鑒定才叫做真正的美味,生態環境建設亦如此。三中全會明確提出改變現有的“唯GDP至上”的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把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納入評價體系,把單純的強制性環境約束指標轉變為有效衡量生態文明發展的考核標準。這一頂層設計吹響的集結號將帶動全社會加入到生態文明建設中來。其次,味道好不好,百姓最具有發言權。百姓認可了,才是真正的“美味佳餚”。百姓生活在天藍水清草綠的美麗中國之際,便是中央部署落到實處、取得實效之時。
  唐玄宗註:“烹小鮮者,不可撓,喻理大國者,不可煩。”“小鮮”的形成,需要掌勺者、需要好幫手、更需要好的食客。我們共同期待:美麗中國這個夢實現的那一天!
  文/代斌  (原標題:治“生態”若烹小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g92ygmcm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